春招之变 -九游会网址

春招之变
2022-04-20 14:20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李辽

◎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李辽

cfp

奔向你的前程

2022春招调查

教育部数据显示作为春招主力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总量和增量均为近年新高。然而,在新兴行业扩大招聘规模的趋势下,大学生们的求职选择似乎变得保守起来,“端起公家饭碗”成为不少人的主要求职意向。

如何在2022年春招中“奔向前程”,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甚至相关部门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4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就业形势座谈会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会议强调,要加强就业形势跟踪分析,密切关注就业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听取研究机构、就业服务机构、企业等方面的意见,并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新的政策建议,为稳就业大局多作贡献。

图片

李晨玉(化名)是北京某985高校大四学生。2022年春招季,她收到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和一所央企科研院所抛来的橄榄枝。但最近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影响着她的选择。“感觉互联网行业正在走下坡路,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在延续,我和家人商量后,倾向于选择体制内的科研院所,虽然钱少但相对稳定。”4月1日,李晨玉告诉《法人》记者,她身边计划就业的同学大部分倾向于选择体制内工作。

2022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千万,第一批零零后即将进入职场,一些行业人才外溢,但也有一些赛道人气聚集。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聚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今年的春招注定与往年不同。

近四成应届生直接就业

2021年年底,教育部发布消息称,2022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压力倍增。“之前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不过三五十万,2022年一下增长近170万,增量是之前的四五倍。”一月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需要求职的总人口中,包括初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而高校毕业生大概占市场新求职人员总数的2/3。”他表示,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与“推后就业”密切相关。“中专生毕业想考大专,本科生毕业后想考研,人数逐年累积,导致2022年新求职人数可能会出现一个峰值。”高校学生最为熟悉的两大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与“研究生考试”相关数据也印证了上述推测。2021年10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202万,较上年增加近52万;考研人数也呈上升趋势,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457万,较上年增加约80万,同比增长21.22%。根据人民网消息,2022届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数占比为40.78%,比2021届上涨6.57个百分点;选择到企业就业的学生占比为34.21%,同比下降7.15个百分点。综合来看,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毕业生更倾向于通过考研、考公、考编等多种渠道提升自身价值。3月30日,成都某211高校教师段颖(化名)介绍,该校80%毕业生计划考研或出国深造,还有些人一拿到毕业证就消失了,电话也不接,逃避回访。她了解到,这些学生中不少处于待业状态,在家备战第二次考研。“我的同学中,直接就业的人不多,多数人在考研和考公务员两个选择之间纠结。”李晨玉认为,就业形势更难、竞争更激烈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招聘市场上,上市公司颇受应聘者关注,但这类企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强劲。根据智联招聘调研,上市公司在it、互联网、芯片行业集中度较高,技术壁垒高,对应聘者学历要求也很高,促使“考研热”等现象持续升温。张原(化名)是某上市公司总经理,4月1日,他告诉记者,他所在公司招聘时只瞄准985、211等高校的研究生。他甚至有些偏执地认为,这些院校的学生要么足够聪明,要么足够努力。与之相反,很多创业公司不愿在培养人才上投入太多精力和成本,更愿意使用工作经验丰富的成熟员工,很少招聘应届毕业生。

大厂人才流向中小企业

春招历来是各行各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曾经备受青睐的互联网、房地产、教培行业暂时步入下行轨道,表现在金融市场上是股价飘绿,表现在招聘市场上则是人才外溢。受流量见顶、资本退潮、反垄断政策等影响,互联网行业进入调整期,增速放缓,人才需求也趋于谨慎,频频曝出裁员和降薪的消息。根据智联招聘调研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互联网从业人员薪资下降2.5%,月薪平均为10969元;2022年春季想转行的it互联网人才,较2019年提高约一成。可见,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性在增大。吉林省一所艺术院校应届生蒋在鹏(化名)计划今年在北京寻找实习机会,但屡屡碰壁。一位在某知名视频网站工作的学长告诉他,目前公司裁员,几乎没可能进人,包括实习生。不仅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互联网从业人员也倍感压力。周齐(化名)在青岛从事互联网社区蔬菜团购工作,如今薪酬降到了之前的1/3,“这么火的业务还降薪,我真为自己叫屈。但老板找我谈话时坦言,公司业务量虽然大,但蔬菜需要送达各个流量集散中心,如今燃油价格上涨,采购和运输环节成本升高,企业几乎没有利润空间。”3月31日,他告诉记者,他正打算转行。4月1日,成都一家医疗创业公司的hrd吴一科对记者表示:“在招聘运营vp时,我看了七八个候选人,都是从阿里系、京东系和腾讯系离职的人,最后我从中挑选了一名在京东和腾讯都工作过的应聘者。”但她坦言:“以前互联网风头正劲的时候,这些互联网大厂员工不可能瞧得上我们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同样进入转折之年的还有房地产业。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初,房地产行业招聘职位数量同比下降29%,近六成房地产从业者薪资原地踏步,过半从业者对行业信心不足,近三成房地产求职者离职。“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教培机构出现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出走”。今年春节后第一个月,教育、培训行业的招聘职位数较去年同期下降近50%,跌幅最大。4月1日,仍在教培行业坚守的老师熙圆(化名)向记者透露:“我们曾经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教培品牌,现在虽然缓过来了,但待遇也没什么吸引力了。行业的不确定性很大,我也在看其他机会,希望能够跳出教培圈。”青岛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孙哲(化名)最近正为自己的团队招兵买马,他的邮箱绑定了猎聘网招聘信息,收到很多来自互联网、房地产和教培行业从业人员的简历。记者还联系到几名其他行业的招聘官,也都无一例外表示,今年前述三大行业的人才外溢现象十分明显。

图片
▲资料图片

航天、能源领域受青睐

有行业人才外溢,也有行业受到人才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互联网人最想转行制造业,且这个比例正在提高。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春季,6.3%的互联网从业者求职时,期望转向加工制造业,比2019年提高两个百分点。这与中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有关。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的薪酬增幅较大,今年春节后第四周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1970元/月,排名由第三周的第十二位提升至第五位,这得益于政策保障和有利的发展环境。2022年,中国航空航天业迎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对于机械设计制造、软件研发、前端研发等技术研发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张,带动了行业整体薪资上涨。从不同行业来看,2022年对事业发展最有信心的当数能源、矿产、环保行业从业者。一方面,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油价上涨带动石油业薪资增长4.8%。福建省福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湖北省武汉市和天津市的薪酬升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得益于这些地区的石油、石化、化工行业薪资领涨,较上季度增长10%至30%,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传统石化能源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冬奥会上,很多能源企业为“绿色冬奥”作出了积极贡献,而“绿色冬奥”也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新形势下,很多能源从业者收获了不菲年终奖,燃起了更多的“事业信心”。能源行业人才留存率显著回升。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9年春季能源行业人才留存比例为47.4%,2022年上升至59.4%。该行业的人才吸附力也在大幅提升。一家新能源企业的hr张青感觉今年招聘很容易,因为“新能源行业在扩张,应聘者很多”。4月3日,能源业咨询专家王军(化名)对记者称,之前中国做碳管理的人不到一万,但国家实施碳中和战略以来,碳管理行业涌进了几千名新人,职业薪酬也平均上涨一倍以上。一些之前不温不火的职业重新获得了职场人的关注,例如破产管理人。随着“僵尸企业”被清退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对破产管理的需求在增加。在重庆工作的周宇此前一直扎根互联网行业,如今他用科技赋能法律,研发了智能破产平台,做起了“互联网 ”的破产管理人。

择业更重安全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虽已常态化,但白领求职仍受到较大影响。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有43.7%的白领认为疫情期间求职难度“有些挑战”,认为求职“比较容易”和“很容易”的仅占9.6%和3.3%。总体而言,白领求职信心指数由去年的2.57下降到2.49,意味着白领求职信心仍然在重建中。鉴于上述情况,一些优秀职场人认为新一线城市更有安全感,故而他们选择加速“逃离”北上广。吴一科发现一个之前几乎从未发生的现象,“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很多拥有清华北大教育背景、5年至10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选择应聘非一线城市的小公司,而且应聘的只是中级管理岗位。”对此,她认为,一线城市岗位收缩,僧多粥少,对学历要求逐步提高,新一线城市相对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安全感更足。拥有一份具有安全感的工作也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追求。“这届毕业生基本都是零零后,思想自由,喜欢随心所欲,只要家庭条件尚可,都不愿背负太大工作压力,对于高压的工作环境和‘996’加班文化必然不习惯。”段颖说。陈甜(化名)经营着一家金融科技创业公司。4月2日,她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有很多应届实习生,他们在聊天时会透露出一些择业想法。大部分人首选去央企、国企或事业单位,不求赚太多钱,只求稳定。像我们这样的创业公司已经发展得很好了,薪酬甚至超过互联网大厂,但我们会不定时对一些表现不好的员工进行‘优化’,也时常加班。这样的竞争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自然让初出茅庐的孩子们心生畏惧。”对于“996”加班文化,国家已在出手整治。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3月15日至5月15日,全市组织开展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集中排查整治,聚焦重点行业企业,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山东、安徽、河南、广西等也纷纷出手,开展超时加班集中排查整治。智联招聘数据显示,目前超六成职场人认为,应当完善申诉渠道抵制“996”,希望保障“996禁令”切实执行。可见,虽政策已经出台,但从政策落地到企业切实执行,“996”的真正消失尚需时日。

  (九游会网址的版权属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编辑:赵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