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疗愈,还是割韭菜? -九游会网址

真疗愈,还是割韭菜?
2024-10-21 16:09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惠宁宁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惠宁宁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失眠、焦虑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由此催生了疗愈经济。据全球健康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疗愈经济正以每年10%的稳健速度持续增长。在中国,疗愈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2泛心理健康服务白皮书》统计,2022年中国疗愈市场规模为52.6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104.1亿元。2023年12月,美团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疗愈”一词的搜索量增长256%。与此同时,各类机构、工作坊以及借助互联网模式运营的身心灵社群、课程等也遍地开花。

▲cfp

行业快速发展,使目前疗愈机构鱼龙混杂,疗愈师真假难辨,虚假宣传、“天价”课程甚至打着疗愈旗号行骗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监管和规范迫在眉睫。

为情绪埋单

“90后”白领小舟(化名)从2021年开始接触正念冥想,开始是跟朋友参加了一个体验课程,她认为这种方式对情绪调控、压力缓解、专注力等方面都有效果。接下来,她报了21天的训练营。费用是2777元,食宿自理。她所在的训练营是7人可开班、9人即满班。当时她所在的班里共8个人。21天后,小舟感觉训练对于缓解压力有一定的帮助。近日,小舟告诉《法人》记者,她身边体验心理疗愈的朋友不少,除了正念冥想,还有很多人选择音乐疗愈和塔罗。

心理咨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关注内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世纪蓝梦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一认为,心理疗愈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积极信号。“传统观念对心理咨询认识存在不足。如今,人们开始从物质层面到关注内心需求、关注精神世界,这是非常大的进步。”近日,李一告诉记者,如果大脑适应不了新情况或者跟不上节奏,继而会产生内心压力等。因此,很多人认为通过疗愈恢复心理动能,是很好的方式。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疗愈的种类繁多,有颂钵冥想、音乐疗愈、宠物疗愈、绘画疗愈、塔罗命理、戏剧疗愈、芳疗、正念禅修等。由于市场需求大,涉及心理疗愈的中医养生、玄学占卜、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和文化杂糅结合,各种疗愈服务纷纷涌现,疗愈师培训、疗愈付费课程、社群和线下疗愈音乐活动多种多样。

当一个人存在压力或者焦虑,需要寻求方法缓解时,是通过心理疗愈缓解,还是去专业医院的心理科?李一认为,通常来说,没有达到疾病程度的,不建议去医院。“医院以药物治疗为主,而疗愈是心理放松的过程。”

“我对部分机构也做了一些了解。一般来说,疗愈使用的方法有催眠、正念、冥想等,也有通过听音乐、调整呼吸来达到放松思想的状态。比如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放空大脑,只注重自己的呼吸。这些状态能让人得到心理上的恢复,产生积极效果。”李一说。

产业庞杂无标准

据了解,目前,国家并没有直接对“心理疗愈师”这一职业进行统一认证。这意味着,从严格意义上讲,心理疗愈师并不是一个由国家直接承认的职业。而这又导致市场上所谓的疗愈机构、疗愈师,其资质、标准不统一,技术参差不齐。由此可能产生价格不透明、服务内容含糊不清、缺乏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甚至出现疗愈致郁、诈骗财物等问题。

▲7月29日,北京,一位女士在美博会上体验声波疗愈 cfp

“80后”宝妈苏心(化名)长期工作压力大,容易焦虑。她去年从网上了解到心理疗愈,经过一番比对,选择了一家心理机构,先是缴费5000余元,获得平台上面的教学视频和几本相关书籍。一段时间后,一名自称该机构老师的人打电话说,可以介绍她做心理疗愈师,学费两万元。但她发现,根据教学视频学习,只能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和大致框架,而考核难度却很高。“感觉被坑了。”苏心说。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康达(海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芳向记者介绍,疗愈市场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准入门槛低,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使得一些不良商家可能通过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吸引消费者;部分疗愈服务缺乏科学依据和实际效果,消费者难以判断其真实性。此外,一些疗愈师可能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影响疗愈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真假疗愈的边界很模糊,疗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体验和心理感受,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从目前发展来看,心理疗愈已经有了一定市场规模,而社会、市场、行业的监管还未到位,难以避免出现一些乱象。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心理疗愈类课程种类繁多,鱼龙混杂,有的高阶课程的价格甚至达到几十万元,但真实效果很难评判。有消费者称:“有些高阶课程价格比市面上的普通课程高10倍。”一些身心灵导师往往通过低价课程引流。消费者张元(化名)告诉记者,他曾经在某平台关注了几个塔罗疗愈博主,平时只是为了休闲娱乐。一次,他在遇到问题时,尝试通过塔罗疗愈解决。“通过一个小程序付了200多元的费用,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回复我提出的问题。”聊天过程中,他觉得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被引导定制更高价格的“专属方式”,便最终放弃。消费者程琦(化名)称,去年,她在网上购买过一份近万元的心灵疗愈课程,后来了解到,售卖课程导师的职务身份和课程毫无关系。目前,她正在通过法律手段追讨自己的课程款。

“有些类似于催眠、正念、冥想的方式,需要指导语。疗愈过程中,如果‘疗愈师’对指导语把握不准确,不知道哪种语言能对人形成积极的暗示,哪些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可能给被疗愈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不可挽回的损失,以至于损害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李一说。

李一曾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个孩子不爱学习,处于躺平的状态,有疗愈师原本想建议家长接纳孩子。但由于该疗愈师不够专业,没有深层理解接纳的含义,只是建议父母接受孩子一切现状,没有引导父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导致孩子继续处于消极状态,没有得到积极引导。“我给相关疗愈师上课时讲过,医生开错药毁掉一个人的健康,疗愈师说错一句话,有时毁掉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心理疗愈师必须有职业操守,而且要规范操作。同样,相关的规范标准也很有必要。”李一说。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从疗愈师的资质、服务提供机构的信誉以及服务内容是否有科学依据等方面进行初步判断。真正的疗愈服务应当由具备专业背景和资质的疗愈师提供,并且服务内容应当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有些疗愈课程面对面指导效果更佳,因为能看到来访者身体表现、肢体语言,能够起到更好的帮助。但是有一种快餐式疗愈,比如通过互联网放一些音乐,线上给予指导,无法看到消费者的肢体语言和反应,指导效果不理想。”李一告诉记者。

行业规范才能健康发展

疗愈行业作为新兴行业,虽然目前缺失统一行业标准,但国家对于疗愈服务的监管仍有一定措施。“鉴于疗愈行业涵盖了心理咨询、按摩推拿、瑜伽冥想等多个专业领域,有关部门依据各自领域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监管。特别是涉及医疗健康范畴的疗愈服务,必须遵循明确的服务范围和资质认证要求,以保障服务的专业与安全。”袁芳说,在执法层面,监管部门会对疗愈行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查处措施,如疗愈服务提供者出现合同违约、虚假宣传、资质不符、欺诈消费者等行为,一旦触犯法律,都将依法受到相应处罚,以此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袁芳表示,为了促进行业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监管部门还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消费者、媒体以及社会组织均可对疗愈行业的服务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举报和曝光。

专业的行业标准,通常滞后于市场的发展。消费者能做的,就是擦亮眼睛,去查询相关机构或者指导师是否具备行业背景和资质。如医院心理科的医生、大学心理学教师、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等,具有行业背景,操作规则相对规范,比较安全可靠。

未来,疗愈行业如何健康发展?李一表示,可以由包括国家卫健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制定行业标准,或者与人社部沟通建立行业资质,加上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规范。

此外,对疗愈师的培训机构加强监管,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方向。李一认为,这需要市场管理,包括行业协会、人社等部门配合。

李一表示,“疗愈师”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心理学,不可能有效果。因为疗愈中正念、冥想、催眠的指导语看似简单,但是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或者学习背景。而培养一名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疗愈师,首先门槛很重要。李一认为,有专业背景,当过医生、心理科医生,这样的人去学习,效果最好。“但目前不专业的疗愈师培训机构很多。”

在法律法规完善方面,袁芳建议,应建立和完善疗愈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明确疗愈服务提供者的准入标准及责任义务;加强行业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确保疗愈师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推动行业自律,鼓励疗愈服务提供者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加强法律整顿力度,对借疗愈之名行诱骗欺诈之实、损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和惩处;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疗愈服务的识别和维权能力。

编审|王 婧
责编|白 馗
校对|张波 张雪慧

编辑:刘晓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