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法制日报|帮文芳找到家 -九游会网址

我与法制日报|帮文芳找到家
2020-07-29 15:19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侯召迅

作者证件照

“张飞从《三国演义》里跳出来,发现四周已不是当年模样……”一位小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是不是很有想象力?我们进入教室,孩子们高兴地围过来打招呼,唯有大眼睛小姑娘文芳安然坐着写字,我走过去一眼就看到这句话。

二十多年前一个冬日,作为《法制日报》记者,我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皖南组织的基层换届选举工作采访活动,顺访广德儿童sos村,得有此遇。我瞬间兴致盎然,征得小文芳同意,翻阅其日记本,发现更多生动传神的内容,又征得sos村负责人同意复印部分篇章。原来,文芳是六年前被犯罪分子拐卖至此幸遇公安民警查控被解救,由于无法查找其亲人而送到sos村抚养,当时才六岁。就依法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我进一步采访了负责人。临走赶到附近小镇,买了学习用品赠与文芳和她的小伙伴。回京后,我在本报《青少年与法》专版刊发了两篇采访记和文芳的两篇日记及照片。

作者参加法治号上线仪式

此后不久,我意外收到一封来自贵阳的读者来信,拆开一看十分惊喜。原来,这期报纸出现在某个航班上,有位乘客无意间翻开报纸,觉得照片上的文芳很眼熟,顿时泪流满面。这是文芳的姑姑,其很快和文芳父母从贵州赶到安徽认亲,经法定程序检验证明文芳就是他们的孩子。文芳被接回家后,改回原名文晴,一家人重获团圆。文晴的父亲随后来信表示感谢。一篇报道,能够帮助失踪多年的孩子回了家,令人振奋,遂又写一则追踪报道刊出,作为美满结篇。此后又过十年,偶然有位qq好友搭话,说她是文晴的表姐,告诉我文晴现在长大了,有了不错的工作,正在谈婚论嫁,也是好消息。

作者日常照

都说无巧不成书,此事前后蕴含几番巧合。如果人贩子不被公安查缉,文芳无法得救。如果sos村不尽心教养,文芳难有如此进步。我们那次采访的主题不包括儿童保护,可是团队随机增加了考察调研项目。进得院来,如果小文芳不是文文静静伏案写作,不会引人注意。如果她的作文不是那样会讲故事、有画面感,不会引发后续的采访。如果这一组稿子得不到报社领导重视而拿出整版刊登(特别是配发孩子照片),不会公之于众。如果这期报纸没有上到那个航班,或者文芳的姑姑没有打开报纸,就暂时失去了下文。包括文晴表姐偶然看到我在博客上发的相关帖文,确认有关原委并通报后续情况。这一切都是在正确时间以正确方式做了正确事情,让“如果”结出成果,机缘促成团圆。从文芳请张飞“出世”,到文晴带自己回家,这其中的“注定”,其实就是每个环节当事人爱心和责任心共振与接力,特别是《法制日报》作为法治权威媒体践行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者画像

在《法制日报》效力十载,我得益于领导和同事们有力指导无私帮助,苦心孤诣全力以赴,采编一些较有质感和影响的新闻产品,这算是其中印象颇为深刻的一次吧。

(作者为中央政法委宣教局副局长,1992年至2002年曾任《法制日报》记者、采访部副主任。)

编辑:刘晓莹
网站地图